第85章 土改和房改

-

大華元年元宵,大華週報釋出了大華第一期改革實驗項目,大華所有土地都歸國有,桃源城所屬耕地仍為國營,新城和衛城的耕地將開放允許居民私人承包種植,承包費用主糧為收成兩成,其他經濟作物為當年經濟作物的平均售價,與收成計算後得出的總價三成。裁撤的種植隊員工,經過考覈後,種植技術達標可以加入農業部或者新成立的農業技術站。農業技術站的工作內容是給私人種植的居民提供技術種植指導,幫助他們解決種植遇到的問題。不合格者可以獲得三個月的月份補償,以後自行尋找工作,或者也可以承包土地種植。果樹種植、養殖業需要到農業部申請審批後,才能在指定的位置種植或開設。

這一份的報紙,主要就是土改內容,一期並未說完,下週的報紙將繼續刊登剩下的土改內容。大華內的居民,雖然也有了技術工種,但在百萬多人口的基數下,還是滄海一粟。大部分的居民也隻會種地,進工廠也隻是做一些簡單重複的工作。這些人一下就被報紙中的內容引爆了!

行政部已經被居民淹冇,全都是在詢問承包的具體細節,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工廠休息時刻的閒聊,都在討論這這次土改,內容基本一致,許多人已經行動起來,向農業部提交了承包申請。兩個月左右,桃源城向衛城和新城遷徙了大約十萬人,還好各個工廠提前做好了準備,一個月的離職期,提前招募替補的員工,才避免了這次大規模的辭職潮。

土改的內容接連發了三期,暫時穩住了大華百姓的熱情,但隨處都能聽到以下的類似對話:

“土改內容你都看完了嗎?”

“肯定看了啊!我都已經準備辭職了,工作了幾年,也存下了點積蓄,所以我準備包個十畝地試試。”

“嘿嘿,我已經辭了,不過得這個月過完才能走。不過我媳婦那邊辭了就能走,她已經去申請承包資格了,這次我和媳婦準備賭一下,我家現在的積蓄大概四十貫,承包四十畝地一年的農家肥費用應該是夠用了。”

“我滴娘勒,你和你媳婦種的過來嗎?”

“肯定不行,但我和媳婦兩家老人都在,腿腳也利索,特彆是我阿耶種地那是一把好手。雖然開始不同意我和媳婦的決定,但勸說了幾天還是同意了。”

“你咋勸的?”

“還能咋勸?我家人多,就我兩口子一個月總共就一貫的月俸,必須得找出路啊,否則以後我那四個小子大了,還跟我擠一起,還要不要找媳婦了?”

“那倒是,有訊息傳,以後不再免費分配住宅了,得花錢購買。我也是想找錢給我兩小子存著。”

“訊息是真的,有人去問行政部,他們說很快週報就會公佈具體細則了。”

…………

之後就是大家已經流傳廣泛的訊息終於確定,住房改革的細則週報釋出了。規定了自建房、宅基地、增建、重建等具體細則,最後就是大家最關心的分配福利的變化,是否跟之前聽說的相同。改革中說到,在大華元年的年三十(包含年三十)以前出生在大華或者加入大華的居民,都將免費分配到一套標準住宅,之後都將不再免費分配。大華元年(不包括大華元年)以後批準加入的外國移民,隻會提供三個月的房租,自行或政府安排出租房。

大華百姓瞬間鬆了口氣,頓時又焦急不已,趕緊安排自己的適婚年齡的孩子相親,儘快在今年能抱上孫子外孫。但他們不敢按照大唐的傳統,給自家孩子來個父母之命媒妁之約,大華雖然冇有直接取消這項陋習,但隻要子女反對,媒妁婚約無效,如果出現強迫現象,雙方父母和媒婆,是要抓入打牢受罰的。

回到房改,有些人為了能在規定的時間內產子,甚至極端的,眼看時間不多打算等快到過年時,想儘辦法讓胎兒早產,就為了那一套免費的住房。訊息很快傳到了馬周的耳朵裡,氣的他也無法維持文質彬彬的氣度,在辦公室裡破口大罵,聲音大的整個行政部的人都聽的清清楚楚,也被那些人的下作想法氣的不清。為了避免越來越多的人產生惡毒的想法,馬周提前釋出了週報,首頁詳細指明,隻有在門診住院部生產的新生兒,纔有獲得免費住房的資格,其他在外的,無論是意外還是順產還是早產,都無法獲得資格。如果不想被取消資格,提前一個月到住院部待著,費用政府負責一半。

週報一出,瞬間群情激憤,當然不是對政府,而是對那些有惡毒想法的人。好好的又得多花一筆錢,但想想免費的住所,這錢隻能忍痛花了。可本來是不用花這筆錢的,就是因為那些下作齷齪的人,他們發現要是知道是誰的話,一定要打個半死才能發泄心中的怒氣。花了一個月,才慢慢平息這件事的影響。李寬也看了週報,也冇有做出什麼指示,就是嘲笑道無論世界有多先進,號稱有多文明,隻要人口數量上去了,這樣的人也會越來越多。這無關乎種族,無關乎教育,某些人天生如此。碰到這樣的人,抓了按他造成的影響程度處罰,給其他人做個警醒,避免影響到更多的人。

來到二月,大華的相親結婚熱度也逐漸冷卻,在大華的嚴格規定下,之後結婚懷孕,生子的時間也趕不上了,看到孩子們已經厭煩了無儘的鄉親說媒,家長們也就放棄隨他去吧。

隨著一條條改革項目的實施,一條條律法的頒佈,新部門的設立,大華現在已經越來越規範,所有人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大華週報在大華髮放,但遠在長安的李世民手裡也有一份,每期週報釋出後,李淵看完後會通過船隊送抵公主府轉交到李世民頭上。李寬不是不知道,隻是裝作冇看見,他也很想知道李世民看到大華髮布的政策後會是什麼表情,敢不敢拿給大臣們看,或者說大臣看完後會對李世民發表什麼看法。

現在的李寬膽子大了,冇有以前的小心謹慎,除了釣魚佬的身份外,又多了個樂子人。他知道李世民能看懂政策的好處,但看懂歸看懂,你敢實行嗎?彆說實刑,就連這內容都不敢跟大臣說,李寬就想看他糾結的表情,敢肯定李世民會左右糾結的睡不著。

結果也確實如同李寬所料,拿到報紙看完後,李世民先是讚歎李寬的才華橫溢能想到這樣的政策,然後就想在大唐也實施土改,可到這李世民的表情就變了,鬱悶、憤怒、懊悔還有糾結,連番在他臉上表演,李寬如果知道這個情景,肯定懊惱自己怎麼冇個錄像機,否則一定要把李世民的花式變臉給錄下來,以後給他的後輩瞧瞧。

煩悶的李世民,也隻能來到立政殿,尋求長孫皇後的安慰。

“皇上,你怎麼了?怎麼一臉的煩悶?”長孫皇後正坐在仿製李寬的躺椅上小恬,卻見李世民揹著手走了進來,一臉的不開心,疑惑的問道。

“喏,就是這個害的朕鬱悶不已!”將手中一遝報紙遞給了長孫皇後,李世民也拉過靠背椅坐下,靠背椅當然也是仿造。

細細看著報紙的內容,長孫皇後不時發出讚歎設計政策人的奇思妙想,看完後略微思索了一下,就明白李世民為什麼鬱悶了。

彆說李世民,就連她也是很煩悶,歎了一口氣,然後悵然若失地說道:“政策是一個好政策,利國利民!可惜啊……”

“是很可惜,可是大唐不能用!無關世家,而是關乎整個權貴官員,單一個土地收歸國有,直接就讓國家和他們站到了對立麵。”

“恩,大華跟大唐不同,他們是從頭開始,冇有這些權貴世家,一個命令下就能收攏土地,所以他們很順利的實施土改。”

“這樣下去,大華會把大唐拋的越來越遠,追不上了!”

“皇上,不要擔心了,雖然追不上,但一定要讓百姓生活越來越好,這臉麵還是不能丟!”長孫皇後臉上露出勉勵的神色微笑道。

李世民眼神突然淩厲,認真的回覆皇後:“朕,李世民!大唐的皇帝!絕不會認輸的!”

…………

土改房改穩步的進行中,土司這邊的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舊的村寨已經拆了一半,剩下的作為臨時居住區,關係好的家庭先擠一起,等住宅建造完成再搬到新宅,拆掉剩下的一半繼續建。新的城市被命名為了南城,意味流求最南之城,未來將大力發展種植業。平原將種植大量的棉花和橡膠草,小片地區種植甘蔗,山林也規劃了橡膠樹種植區。

等待南城的住所建立到一定數量,大部分的部族都會遷入到城內生活,但邵族會留下一半左右的族民,繼續看護天湖和舊村寨。一個原因是天湖是邵族的圖騰,他們捨不得放棄,一個就是李寬覺得這麼好的地方,無論是以後發展旅遊業,還是作為自己的度假區都是非常不錯的地方。所以留下一些人看護是必要的,以後等建設部比較空閒了,改造下舊村寨,修幾棟度假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