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外交

-

貞觀五年大年二十九,大華週報終於開始發售。用發售這個詞應該不對,應該用贈送才正確,因為李寬決定,在明年的十月一日前,大華週報將采用贈送的方式發放,十月一日後纔開始以兩文的價格售賣。主要是贈送的這段時間,通知建國的訊息,介紹所有部門和負責人,接著就是大華的律法和商業規定。

桃源城,應該說是大華,現在已經基本掃盲,除了年紀實在太大或者智力殘缺的,就隻剩新加入的那些部族需要掃盲,完成後大華將徹底普及識字和漢語。當週報發放後,基本都領到了,攤開之後映入眼簾的就是大華週報四個大字,這四個字平陽本來打算讓李淵書寫的,可是李寬說他不是大華的國民,應該由大華的最高領導來書寫,結果就是平陽不情願的寫了,交由宣傳部轉印。大華週報四字右下角是日期,但卻讓人看不懂,隻見報紙上寫著大華前一年。直到看了建國詳情說明後,才知道這個日期表達的意思。

李寬把公元的記錄方式給搬來自己用了,明年是建國年,不設置年號,所以直接就稱大華元年或大華一年,在這之前的年代就以‘前’代稱。武德一年就是大華前十四年,貞觀一年是大華前五年。李寬就是幻想自己建立的國家名字,能永遠的在世間流傳下去。

週報上將建國的好處說的很詳細,從元月一日開始,所有流求島的居民和加入的土人部族,都將成為大華的國民,之後想加入大華的人,必須通過申請同意後才能加入,他國民眾不得隨意進出大華國土。眾多細則看的大家一陣迷糊,特彆是上麵寫的民政法,規定了以後實行一夫一妻製,婚娶需要到民政部登記,嫁娶年齡被限製在男20歲女18歲以上,五代近親不得成親,如有違反必將嚴懲,但末尾註明瞭在民政法實行前有上列行徑的,不在懲罰範圍。雖然不明白上層為何要做如此規定,但規定已經下了,大家隻能遵守。

經過一天的發酵,百姓們的熱情飆漲,趁著這份熱情還未散去,李寬再一次的舉行了煙火盛會。

李寬今年也難得的與平陽他們一起度過大年三十,平陽還向大家宣佈了個好訊息,李淵又要做外公了,李寬也即將多一個表弟或表妹。

李寬和平陽都知道曆史,雖然曆史已被他們改的亂七八糟,但肚裡的很大可能還是那個柴令武,如果真的是一個男孩,平陽不想讓他重複曆史,名字已經定好,柴華明。如果是女的更好,柴哲威以前是個熊孩子,把平陽氣的爆炸,現在又讀書讀成了憨憨,半天悶不出個屁的性格又讓平陽鬱悶的要死。所以平陽期待的是女兒,也取好了名,柴茗伊!

相比李寬那裡的歡聲笑語,李世民這卻滿是裝模作樣的客套,公式化的宴會一點樂趣都冇有,更彆說那平淡無味的食物。匆匆結束了與大臣的宴會,返回了立政殿,想好好享受下難得團聚,還有家人間的親情,卻發現自己的兒女,除了李麗質外,對自己都是畢恭畢敬,就好比剛剛的那些大臣一樣,麵對的不是父親,而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看著自己兒子們的恭維,女兒們的謹慎,李世民不禁有些感歎,似乎明白了李建成為何會放棄唾手可得的皇位,遠遁長安。

皇後莫名對李世民說了一句話,她說:“皇上,兒女們都長大了,就連麗質都十一歲了。”

李世民一愣,馬上就反應過來,不愧為自己的皇後,知道自己在想什麼。皇後說的對啊,兒女們長大了,已經學會了審時度勢,不會再像小時候滿地跑著尋找阿耶抱抱。

臉上露出了笑臉,輕輕牽著皇後的手,溫柔的對她說:“是啊,朕跟皇後也開始老了,不想前幾年麗質還在朕的懷裡揪鬍子呢,轉眼間都快抱不動了。”

“皇上,昨日兄長來尋本宮,想為衝兒說門親事,本宮覺得還是得您來定奪。”

“也是了,麗質都十歲了,大他三歲的衝兒也到了說親的時候了。說吧,輔機看上誰家了?”

“喏!”皇後示意下正在眼前小心翼翼吃著點心的李麗質。

“麗質?”

“恩!”

“衝兒的才華還算不錯,也冇有那些紈絝子弟的惡習,以輔機和我們的關係,確實算的上是一個親家。”

“那皇上是答應了?”

“那倒冇有,先看看吧,麗質也不過才十歲,還有兩年纔到成婚的年紀呢。”

“嗬嗬,麗質就與你親近,皇上是捨不得吧?”

“當然捨不得,這可是朕的小棉襖,嫁出去了,就冇有了。”

“父皇,母後,你們在說什麼?”

李麗質那水汪汪的大眼睛,手裡還拿著豆糕,好奇的看著自己的父皇母後,似乎剛剛聽到他們在說自己。

“冇事,豆糕好吃嗎?”

“恩!”李麗質點頭的樣子,可愛到爆炸,李世民也忍不住的抱起李麗質,頂住她的額頭,不禁的呢喃道:“麗質啊,你怎麼這麼可愛!”

“哈哈……父皇,你的鬍子沾到我的豆糕了!”

皇後笑眯眯的看著打鬨的兩人,這纔是家人該有的氣氛。

時間很晚了,皇子皇女也回自己的宮殿,李世民就在立政殿住下。被窩裡,李世民摟著皇後,讓她躺在自己的懷裡,什麼也冇乾,訴說著屬於兩人的悄悄話。

李世民漫不經心的說了一句:“秀寧要建國了。”語氣很平淡,就彷彿在說,哦,我吃過了。

輕輕將手搭在李世民的胸膛,皇後說道:“這不是我們早就預料的嗎?”

“是啊,當真的聽到秀寧要建國了,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嗬嗬,秀寧就成曆史上第一位女皇了,如果是在大唐,非得被那些老學究噴上個三天三夜。”

“不知道為什麼,當得知秀寧建國後,朕並不是很擔心。或許是父皇和無垢說的話,讓朕明白擔心也冇用。”

“那就不要想了,秀寧登基的日子定了嗎?”

“定了,明年十月一日。”

“那我們要送賀禮嗎?”

“送吧,得送兩份,一份以大唐的名義送,一份用朕和你的名義。恩,就用親戚吧。”

“恩,那我們的那份禮就本宮去準備吧。”

“那就這樣,時間不早,睡吧……”

……

貞觀六年,正月初六,大唐第新年的第一次大朝。

……

當頒佈完今年新的政令後,李世民將大華的國書拿了出來,讓眾臣審閱。國書是平陽和李淵商量後寫的,通過公主府遞交給了李世民。

眾臣看後,王諭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臣反對平陽公主建國,流求名義上是大唐的屬國,於理不合。”

“王寺卿,你就冇認真看看大華國書嗎?流求土司以將整個流求贈給秀寧,並對其稱臣。請問那條理不合?”

“這……平陽公主一介女流,成為國主會使皇上家族蒙羞啊!”一計不成王諭腦子轉的飛快,立刻又想到了一個理由。

“哈哈!蒙羞?這個是天大的榮譽!你見曆史有女輩成國主的?雖不敢肯定秀寧是後無來者,但稱得上前無古人!”

“……那他們也冇資格與大唐建交,區區彈丸之地,應該與之前一樣!成為大唐的屬國!”

“哦?那說明王寺卿你認為你們世家比他們強?朕可不認為大唐比他們強。雖然朕下令封鎖了塑洲和豐州的訊息,但以你們世家的勢力,應該早已經得到訊息了吧,要不朕給你們下旨,由你們世家去跟大華談?或者說,讓你們把流求打下來?”

“臣不敢!”王諭冷汗直流,世家確實自認比大唐強,那也隻是學識經濟上強,軍事彆說大華了,李世民手中的軍隊他們就弄不過。

“不敢你還說什麼!”

“啟稟皇上!”這時魏徵站出來。

“說!”

“臣能問明白為什麼皇上一定要建交嗎?難道是因為與平陽公主的關係嗎?”

魏徵雖然以前是太子洗馬,但李建成全冇把事告訴他,可以說他是知道最少的。

李世民對魏徵還是很重視的,無論是他的能力還是他的性格,在他的官員中能排進前五,李世民還是解釋說:“雖然有些丟臉,但大唐經濟和農業已經出現很嚴重的問題了,王家乾的好事把河南道好好的糧倉,變成了千裡不見人影的鬼域。”

“冤枉啊!王世傑不是王家的人,他早被王家驅逐了!”

“閉嘴!”李世民喝止了王諭的詭辯,見他嘰嘰喳喳辯解個不停,直接下令將他押趕出皇宮,杖責二十。

“大唐現在嚴重缺糧缺錢,但是大華那有低價的糧食,你知道低價的糧食是什麼嗎?稻米,白花花的稻米!他的價格比大唐以往最便宜的黎米還要低。所以,很早之前就在秀寧那購買糧食了。”

“那我們從大華購買糧食的錢從哪來的?”

“第一批糧食是父皇從秀寧那拿來救災的,冇收錢。後麵是開通了貿易後,大唐的綢布瓷器等,販賣到大華,再換回糧食!”

“臣明瞭,皇上能確保大華不會侵入大唐嗎?”

李世民站起身,表情嚴肅的對在場人保證:“秀寧是朕血親,大華內還有父皇克明在看著,隻要大唐不去騷擾大華,他們永遠會站在朕這一邊!這是平陽和父皇寫到國書裡的!”

“臣同意邦交!”

魏徵抱拳行禮,鄭重的說出自己的意見。

房玄齡等近臣,早已通過氣,全都站出同意建立邦交同盟,世家眼見大勢已去,隻能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