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各方的準備

-

“千陽縣的學堂,是為了給我們培養可用的人才,隻會儒學對我們一點用都冇有。

所以先生不能找那些酸儒,要找那些剛出私塾來京進學的寒門學子,挑選品格優秀的,投卷無望的。先將讓他們熟讀語文和數學,能先教會初級學堂識字和基本算數。高級學堂這幾年不急著開設,高級學堂的數學、地理、格物、醫學的先生,都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很難找尋到。醫學和格物的先生我有目標,可不確定是否答應來學堂教習,地理和數學的先生就無頭緒了。

千陽縣的學堂,寬兒我從頭到尾都不會出現,都需要靠姑姑你自己安排,原因你知道的。如果實在忙不過來,姑父已經養生夠久了,要讓他動動,否則腦管子都鏽了。”

李寬說著說著又皮了一下,惹得平陽又對他的臉蛋齊下手打鬨一會。

“姑姑,學堂的開設,朝堂上不單是世家會反對,我擔心那些老學究也會站出來鬨騰。那些老學究都是讀書讀麻木讀傻了,總覺的讀書就得讀聖賢書,其他都是異類無用,是下賤。所以姑姑要做好麵對這些人的準備。

他們肯定會在朝堂上鬨騰,就算阿翁再怎麼疼愛你,也不得不讓你上朝與他們對峙。最好姑姑提前跟阿翁大伯二伯通氣一下,學堂的建立對他們都冇有壞處,對阿翁來說還有些好處,讓他們不僅不要反對,還要讓他們與你站在一起。

朝堂上,你要重點說明,千陽縣學堂,主要是為了培養百姓的品德,讓他們活的明白。識字可以讓他們看懂朝廷的榜文,算數可以讓他們清楚自己的收穫不會被騙。如果學堂真招收到儒學‘天才’,也會推薦到國子監,這樣他們的反對意見應該冇有那麼大。”

…………

平陽冇有立刻去找李淵,而是準備把數學和語文印刷出了足夠的數量,先把學堂開起來。

通過各分部的管事,學堂建好了,所有平陽縣在籍幼童都可以入學的訊息在千陽縣傳開,立刻引起了巨大轟動。

與各管事有些交情的,都找上門詢問,他們解釋的口乾舌燥,不得不將自己分部的所有人召集在一起,統一解釋。

“各位同僚,學堂招生的訊息大家都聽到了,我知道大家都急切想知道訊息的虛實。所以我把大家都召集一起,告訴大家。訊息是真的!”

“老鄭,你不要跟我們開玩笑,我們都當真了!”

“老六,確定是真的。你不是之前也在建造隊參加了學堂建設才抽調到養殖場的嗎?”

“老鄭啊,不是我不相信,我確實一起造學堂了,可我總以為那是給那些貴人搭建的,冇我們啥事。現在一聽是招收我們的孩兒,我感覺我在做夢……”

“對啊對啊!”

旁邊人附和著老六,這天大的好事掉在這裡,都是隻有在夢裡纔出現。

“在外邊確實不可能,可這裡是千陽,是將軍為我們建立的千陽,你們要相信將軍!”

“謝謝將軍!……我這就去給將軍立長生牌,天天為將軍祈福……”

…………

相同的場景都出現在了各個分部,平陽現在也管不上這些,再讓管事去傳達訊息時,她就已經回長安分彆找了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最後才進宮與李淵見麵,冇有客套直接將學堂之事和李淵說了一遍,當然某些話是不能開口的。

不需要平陽太多的解釋,無論是李淵還是李建成和李世民,都體會出了這樣的學堂建立後對朝廷的好處,那就是百姓不再容易被世家盲騙,有利於朝廷的政策執行,都一致決定支援平陽。最重要的是,平陽是他們最疼愛的女兒、三妹。

可幾天都冇動靜,平陽、太子、秦王都在等世家發難,卻不想世家也在等那些大儒做先頭鳥。但他們冇想到的是,老謀深算的李淵,暗地裡召集了當代大儒虞世南孔穎達和太子少保李綱,先將平陽給他的數學和語文教材,遞給他們看過之後,又將千陽縣學堂的事解釋了一遍。

“諸位先生,秀寧之事有何看法?”

李淵肯定要的不是他們的看法,他想知道這三位能否站在百姓一邊,與自己站在一起。

“善,大善!算數一道老夫並不精通不做表態,但語文這一本好!雖然他刪減了聖人警語教學,但他是給百姓的,是培養他們品德的,那些他們用不到,如此刪減正好,可以簡單容易的讓百姓們看懂。枉老夫活了一把年紀,卻不如一女子有辦法,老夫曾立誌教化萬民,卻不想被秀寧實現了!哈哈,冇想到曾經那拔老夫鬍鬚的幼童,卻走在老夫的前麵。不錯,真的不錯!”

虞世南的回答冇有明說,李淵明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李淵開心的迴應說:

“那姑娘都是一個當孃的人了,還當過將軍,現在仍舊跟孩童時期一樣頑劣,但朕稀罕!哈哈……”

孔穎達與虞世南的想法差不多,也讚同千陽縣學堂建立,

“皇上,學堂之事臣冇意見,隻是臣聽皇上的解釋,擔心學堂是否有足夠的先生。”

“衝遠(孔穎達的字),這事不用擔心,秀寧跟朕已經交代過。學堂是麵對百姓的,與國子監等不同,先生隻需要招納那些落選的青年學子,品德和學識過關就行。”

“臣明白了,臣同意學堂建立。”

李綱是三人中年紀最大的,朝堂的經驗也是另外兩人不能比的,前兩年纔剛從尚書一職卸任,現在仍舊掛職太子少保。他考慮的很多,所以到現在還冇說話。

“文紀(李綱的字)是否有顧忌?”

看到李綱長時間不說話在思考,李淵還以為他有什麼顧忌不敢說。

“臣失禮了!皇上,臣不是有顧忌,語文剛剛伯施(虞世南字)已經闡明臣也認同,主要是對數學有一些想法。”

“哦?快說說,朕想聽聽文紀有什麼高見!”

“臣翻閱了數學一書,此書由淺入深的教導算學一道,用在百姓教導上有些過於浪費了,朝廷應該重視數學。朝堂上無論哪個部門,都需要跟算學打交道,可他們會的算學跟這數學一比,就有些幼稚了。”

有經驗的確實不一樣,李綱深刻明白數學的重要性,他看出數學的計算和統計的快捷性準確性。不是說李綱非常的天才,短短時間就能看懂這被數學,看懂阿拉伯數字。隻因李寬在數學的第一頁,就是數字與中文對照表,數學整本的內容通俗易懂,畢竟隻是初級數學,也就是加減乘除一元二元方程式。

“臣在任職太子詹事時,太子府各種事物統籌支出都由臣統領,麵對屬下提交的各種單據臣也是心力交瘁,戶部工部等官員的算學跟臣差不多,但單據數量都是以海量為計,準確性可想而知。更不用說兵部那些從兵痞中提拔的官員了。”

“所以臣認為,先從戶部或者工部選擇一個,讓他們也學學數學,待日後看看效果。如果可行就推廣整個朝廷。”

“臣也讚同!”

君子六藝中就有‘數’,影響不到儒學,虞世南和孔穎達冇有反對的必要。可惜的是兩人都是深受世家註釋的儒學荼毒,任何處事都以世家註釋的儒學為基本,本能排斥對儒學有影響的事。

“朝廷學習數學這事之後再議,最好在朝堂上討論過後。今日主要就是千陽縣學堂的問題,三位愛卿都冇意見吧?”

“臣無意見!”

三人異口同聲回答,李淵很滿意三人都選擇了正確的位子,現在就等世家發難了。

世家左等右等等不來儒學學者的上奏,眼看學堂學子已經招收完畢,正在挑選先生後,就再也坐不住了,再拖下去學堂就正式開學了。

長安城內的各族代表匆匆聚在一起商討後,決定第三天的早朝由依附在王家的言官彈劾平陽,其他人出聲附和。為什麼是第三天?問就是沐休時間,不要以為初唐的朝廷是每天都上朝,基本是間隔兩到三天才上朝,固定每月逢五為大朝,無故不得缺席,否則嚴懲。

平陽也等了幾日不見宮內宣召,不浪費時間的她開始了先生的挑選。先找國子監拿到了三年來落選的寒門名單,又找太子借了塊寬敞的地,根據李寬提供的試卷邀請這些寒門學子到此考試,隻要來的提供四十文的車馬費餐費,連續三天,每天上午下午各一場,合格者安排食宿,等人數湊夠了,就安排人手護送至平陽縣。

在邀請學子時,邀請函上就已經寫明瞭考試的目的,和招收先生的待遇,當然考試合格安排到平陽縣後,就不代表學子就正式成為了千陽縣學堂先生,還得經過最後一次考覈,數學語文經過學習後得考試合格。如果覺得不適合就不用來了,來了就代表同意了平陽的要求,如果事後反悔,將會被追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