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欲舉兵討董

-

[]

董卓權傾朝野的訊息傳到長安城時,京兆尹蓋勳當即來到了駐紮在陳倉的皇甫嵩軍營內。

得知京兆尹蓋勳前來,皇甫嵩立馬帶著王凱接見了蓋勳。

蓋勳在大帳內見到皇甫嵩後,當即上前一步說道:“皇甫將軍,你可知洛陽城發生了什麼事?”

皇甫嵩見蓋勳這麼問,很是疑惑的看了一眼王凱,然後回道:“蓋大人,您此話何意啊?”

“看來皇甫將軍還有所不知,董卓傭兵進入洛陽城,廢少帝,立新帝,自封丞相,大肆屠戮百官,整個洛陽城現在是人心惶惶。”

“什麼,竟有此等事?”

見皇甫嵩還不信,蓋勳當即把司徒楊彪給他的密信拿了出來。

看完密信後,皇甫嵩當即為難的回道:“蓋大人,若無陛下詔命,吾之兵馬不能隨意調動。”

“皇甫將軍,董卓已經弄的洛陽城人心惶惶,此時哪還需在意詔命之事,更何況董卓現在一手遮天,根本就不可能有詔命傳來。”

“不可,若無詔命,吾私自調動兵馬與董卓無異。”

這時,王凱插話道:“師父,董卓擅自行廢立之事,又自封相國,他的所作所為根本就冇把大漢律法放在眼裡,若我們老老實實的遵從律法,隻會給董卓可趁之機,徒兒認為董卓倒行逆施,必定會引起忠於漢室的大臣群起攻之,我們不若早做打算。”

“安西將軍說的冇錯,若董卓假借朝廷詔命征召將軍,將軍到底是從還是不從呢?”

“蓋大人,新豪,你們不必再勸,吾既是漢將,便不能隨意踐踏律法,若董卓當真假借朝廷詔命征召於我,我自遵從便是。”

見皇甫嵩死腦筋,王凱和蓋勳都是頗為無奈,隻得暫時放棄了勸說皇甫嵩。

皇甫嵩見蓋勳不再勸說,他立即便讓王凱護送蓋勳出營了。

離開大營之後,蓋勳想到王凱身為安西將軍,其身份也不低,若冇有左將軍皇甫嵩節製,他就是最大的將官。

想到這裡,蓋勳突然對著王凱說道:“王將軍,吾先前聽了你的見解,發現你的言論頗為獨到,你覺得皇甫將軍的想法可行否?”

見蓋勳突然發問,王凱心生疑慮的想到:‘這蓋勳問我這話是何意?難不成是在測試我的忠心?’想到這裡,王凱頓時笑著回道:“蓋大人,師父他老人家功勳卓著,我這個後生怎敢隨意評論。”

一聽王凱的回答,蓋勳便明白了他的心思。

緊跟著,蓋勳當即說道:“王將軍,看來你對我有所堤防啊,好,那我就明說了,我想讓你接管皇甫將軍麾下部眾,舉兵反董。”

聽到這話,王凱被嚇的不輕,因為他心中其實也正有此想法。

看到王凱露出了驚訝的神色,蓋勳頓時接著說道:“王將軍,我也不是讓你行那欺師滅祖的事情,隻是希望董卓傳下詔命時,你能想辦法將軍隊接管過來。”

王凱聽到這終於緩了過來,因為蓋勳並未察覺到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緊跟著,王凱回答道:“蓋大人,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倘若董卓當真傳下詔命,我會想辦法的。”

“有王將軍這句話,我也就安心了,那我們就此彆過!”

“蓋大人保重!”

“王將軍請回吧!”

與蓋勳立下秘密約定後,王凱也是當即返回了軍營。

中平六年末,也就是189年末。

曹操在刺殺董卓未遂後,當即逃離了洛陽。

當曹操來到陳留郡時,他立即散儘家財征召義兵,同時,他還發出嬌詔,號召天下群雄共同討董。

收到曹操嬌詔,天下群雄紛紛響應起來。

一時間,各路諸侯分赴酸棗、河內和魯陽集結。

酸棗集結的聯軍包括: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和驍騎校尉曹操。

河內集結的聯軍包括:冀州牧韓馥、河內太守王匡和渤海太守袁紹。

魯陽集結的聯軍包括: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和長沙太守孫堅。

三處聯軍集結完畢後,眾人齊推袁紹為盟主。

而後,酸棗、河內和魯陽三處聯軍紛紛出兵。

董卓得知關東諸侯打著恢複弘農王帝號的名義出兵討伐他時,他隨即便在朝堂上說出了遷都長安的提議。

聽到董卓的提議後,太尉黃婉和司徒楊彪當即站了出來據理力爭,朝中的其餘大臣則是跟隨二人附和起來。

見滿朝文武冇有一個人認同遷都,董卓頓時勃然大怒道:“好了,此事暫且作罷,退朝吧!”

回到相府,董卓越想越氣,隨即便召來了李儒。

見到李儒到來,董卓立即說道:“文憂,今日朝中大臣拒不讚同遷都,你可有辦法讓他們鬆口。”

“主公,要想促成遷都之事並不難,隻需找個理由罷免了今日帶頭的黃婉和楊彪,其餘朝臣便不足為懼。”

“好,就這麼辦!”

翌日,董卓隨便找了個理由便罷免了太尉黃婉和司徒楊彪。

其餘朝臣見董卓行事如此狠辣,他們瞬間便失去了反抗之心,遷都長安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的定了下來。

定下遷都事宜後,董卓因為擔心據守長安城附近的京兆尹蓋勳和左將軍皇甫嵩響應盟軍反董,他隨即讓劉協下詔征蓋勳為議郎讓其前往洛陽,同時,他還下詔征皇甫嵩和王凱為城門校尉。

當董卓的詔命先後傳到長安和陳倉,京兆尹蓋勳立即整頓起了兵馬。

而皇甫嵩在收到董卓詔命後,他立馬便宣召了王凱並對其言明瞭聖旨的內容。

得知自己竟然也在征召行列當中,王凱先是一愣然後便想通了,因為他是皇甫嵩之徒,董卓必不會留下他接管大軍。

想清楚了原委,王凱當即對著皇甫嵩說道:“師父,徒兒這就去準備。”

“新豪,我給你一晚的時間,明早我們便出發。”

“徒兒遵命!”

離開皇甫嵩的帥帳,王凱當即返回了自己的軍營並找來了秦瓊和羅成。

秦瓊和羅成來到大營內後,王凱立即對著他們二人說道:“叔寶,士信,你們二人即刻換成親兵服飾。”

羅成聽後,很是疑惑的問道:“主公,發生了何事?”

“士信,剛纔我去麵見了師父,董卓果然傳下詔命,讓師父前往洛陽,而且我也在征召的行列當中,若現在孤身前往洛陽,必定九死一生,為了天下黎民,今夜我不得不做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了,那就是擒住師父,再接管大軍。”

聽到王凱的話後,秦瓊和羅成都是大吃了一驚,因為王凱要做的事情確實有些大逆不道,但是秦瓊和羅成細想之下還是決定追隨王凱。

見秦瓊和羅成答應下來,王凱終於鬆了一口氣,因為秦瓊和羅成都是比較重義氣的人,他深怕秦瓊和羅成不願行動,若是如此,隻憑他一人恐難以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