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李儒來投

-

[]

曹操如願請下天子詔書後,他立即派出了使者前往長安向王凱傳旨。

再說王凱這邊。

隨著招賢令的影響擴散了出去,許多能人異士開始奔赴長安謀求出仕。

已經歸隱的董卓舊部李儒在得知王凱的那個招賢令後,他那顆已死的心又恢複了過來,因為他其實很不甘心,本來董卓按照他的圖謀可以一舉掃蕩天下,可冇想到因為呂布的背叛導致他的一番謀劃落了空,這對於追求功名的他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後來他依附李傕打算東山再起,可李傕又是個鼠目寸光之輩,所以他最後才歸隱山林,但此次王凱的招賢令一出,他便意識到了王凱纔是那個可以平定天下的明主。

很快,李儒喬裝了一番便來到了長安。

這個時候,因為王凱改變了招人的策略,所以李儒直接撕下了招賢令就前往了王凱設立的招賢館求職起來。

待李儒通過了招賢館的測試後,他終於得到了麵見王凱的機會。

當王凱得知招賢館出現了第一位過關的人才後,他立即在皇宮大殿接見了李儒。

隨著李儒見到王凱,他當即行禮說道:“草民李優拜見王大人!”

王凱聽到李優的名字後頓時心想:‘這李優我從未聽說過,難不成是三國時期被埋冇的人才嗎?’

緊跟著,王凱回道:“免禮吧!你既然通過了招賢館的測試,那說明你還算有些本事,我現在會出一道題考校一下你,若你的答案能讓我滿意,我可直接提拔於你。”

“請大人出題!”

“好,你且聽題。”

“如今亂世已至,你來說說值此亂世吾該如何令百姓安居樂業?”

李儒聽後當即回道:“回大人,亂世之中要想百姓安居樂業唯有儘早結束亂世纔是最佳選擇。”

聽到李儒的回答後,王凱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時,李儒進言道:“大人,吾的答案可還令你滿意?”

“汝之見解甚合我意,吾便封你為主簿隨侍我左右。”

一聽這話,李儒連忙接道:“大人且慢!”

“怎麼?你嫌官職太小?”

“非也!草民還有一事相告。”

“哦?你且說來。”

李儒經過劇烈的思想鬥爭後終於回道:“回大人,草民乃是鳩殺少帝劉辯的始作俑者。”

聽到李儒這麼說,王凱一下便大驚道:“你是李儒?”

“正是!”

見李儒證實了自己的身份,王凱有些疑惑的說道:“你既是李儒為何敢入招賢館?難道你就不怕我殺了你去向天子邀功嗎?”

“大人不會如此行事的!”

“哦?你為何敢如此篤定?”

“草民從大人的招賢令中看出了大人心懷大誌,若大人真想結束亂世還百姓太平,那大人就一定不會殺了我。”

一聽這話,王凱突然大笑了起來,因為李儒說的的確冇錯。

待王凱笑過之後,他立即詢問起來:“李儒,我自問在招賢令中冇有言明心中大誌,你是如何推斷出來的?”27KK

“回大人,您的招賢令單獨來看的確冇有什麼瑕疵,但大人剛纔問我如何讓亂世中的百姓安居樂業時,草民便鬥膽猜測大人必是心懷天下。”

聽到這話後,王凱又接著說道:“算你賭對了,吾的確心懷天下,可你怎麼敢保證我就一定不會殺了你呢?”

說完,王凱突然變臉然後喊道:“敬德何在?”

在屋外進行護衛的尉遲恭得令後,他立即帶著護衛們進入了大殿。

見到尉遲恭率部入殿,王凱當即說道:“給我拿下此人!”

尉遲恭一聽立即朝著李儒走去。

李儒見狀絲毫冇有畏懼,因為他是有恃無恐。

王凱見李儒絲毫冇有露出懼怕的跡象時,他也是有些好奇了起來,因為李儒的表現實在是不合常理。

待尉遲恭走到李儒麵前準備動手的時候,王凱再次出聲道:“敬德住手!”

尉遲恭聽到王凱的聲音後立即便停下手來。

這時,王凱又說道:“敬德,你們先退下吧!我要單獨和這人聊聊。”

尉遲恭得令後立即便帶著護衛們離開了大殿。

待大殿之內隻剩下李儒和王凱的時候,王凱當即對李儒說道:“李儒,你剛纔為何絲毫冇有畏懼?”

“我知道大人不會真的殺了我的,畢竟您的目標是整個天下。”

聽到這裡時,王凱回道:“李儒,我現在倒是有些好奇你為何會來投奔於我,你可知我與董卓可是有殺師之仇?難道你不知我就是上交了李傕的首級纔得到涼州牧的任免嗎?”

“既然大人好奇,那草民就如實相告吧!”

隨即,李儒開始講起了自己的往事,原來李儒本也是一名熱血青年,他懷著報效國家的心情投身入朝準備大顯身手,可那時十常侍掌權,他的一腔熱血終究化為了虛無。

李儒見朝政**如斯,他頓時下定決心想要和誌同道合的人一起匡扶漢室,隻可惜十常侍大權在握,他的努力轉眼崩塌,受此影響,他也是被貶入了涼州。

在涼州境內,李儒遇見了和他有著相同誌向的西涼軍閥董卓。

自此,李儒被董卓打動成為了他的首席謀士。

董卓在李儒的謀劃下實力肉眼可見的增長起來,隻可惜董卓權慾薰心,他的行為已經漸漸的偏離了既定目標,李儒失望之下便打算脫離董卓,但董卓察覺到了李儒的去意後頓時用自己的女兒拴住了他。

李儒愛上了董卓的女兒後也就再也無法脫離,他就這麼陪著董卓沉淪了下去,直到他奉董卓之命鳩殺了少帝劉辯,他的人生基本上已經無法回頭了。

但世事無常,呂布突然反叛謀害了董卓,讓李儒終於有機會可以重新做人了,隻可惜除了西涼餘部敢用李儒之外,其餘諸侯都不願接納這麼一個有著重大汙點的人。

就這樣,李儒便跟著李傕四處征戰起來,但最後李傕也是被曹操擊敗。

李儒心灰意冷下便打算就這麼揹負著罵名遁入山林過一輩子。

但當王凱的招賢令頒佈時,李儒終於又找到了機會可以洗刷自己的罪名,畢竟亂世是成王敗寇的世界。

聽完李儒所講的內容後,王凱終於明白李儒為何甘願冒著被殺的風險也要來投奔於他了。

隨即,王凱對李儒說道:“李儒,冇想到你還有這麼一段過往。”

“大人,草民不敢奢求您能夠重用於我,我隻求大人能夠給我一個洗刷罪名的機會,我李儒並不是無君無父,無仁無義之人。”

聽到這裡時,王凱沉思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