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崑崙山上崑崙仙(二)

-

雲海翻白浪,千峰披素紗。

望千山,古木俊秀,高崖險陡。

沐清風,碧濤滾滾,天高地闊。

且說姬承不慎,錯過三十年一度的綵衣仙講道,好在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此番也不算全無收穫。

收拾心情,姬承強打精神,繼續向東而行。

崑崙山不愧為萬山祖脈,疆域廣大,姬承走了數十天,走出上萬裡,依舊在還在崑崙山內打轉。

還好能通過地脈辨彆方向,倒也不怕迷路。

姬承趕路速度並不快,一來這崑崙山脈,乃仙家洞天福地之所在,連綿浩大,肯定並非隻有綵衣仙在此。

因此姬承一路上留心,看能否尋到彆的仙人蹤跡。

二來姬承雖說因為貪吃那靈杏誤事,但那靈杏頗有些神妙。

不僅讓姬承體型大了一圈,更憑空增加了好幾年法力,行走之間,更是有風起雲湧之勢。

姬承估計,那靈杏除了讓自己修為長了幾年,還將自己之前吞食的一些屬性不合而未能消化的寶藥,儘數化作精純靈氣滋養體魄,算是一箭雙鵰。

因此姬承一路上也時時留心,看能否再尋覓幾枚。

隻是不湊巧,再也冇發現過之前吃過的靈杏。

這日天色漸晚,姬承趕路來到一座秀麗山峰上。

此山不似彆處山脈,或渾厚氣魄,或巍峨驚險,反而有幾分江南山水婉約之感,玲瓏秀氣。

前有青鬆,後有翠竹,飛瀑如匹,月華如銀。

鬆濤陣陣,竹海茫茫,碎玉漣漣,明月皎皎。

姬承見月如銀盤,見獵心喜,讚道:

“好一輪滿月。”

妖類若不通修行法門,想要增長法力,當屬尋覓天材地寶法力增長的快。

然而寶物難尋,大多數時候隻能吸收日精月華來修煉。

日光乃太陽之力所化,純陽浩大,非千年大妖不可使用,否則定焚身而亡,姬承也隻敢在日出未出時吸些紫氣修煉。

相對之下,月華便溫和許多,因此成為許多妖類修煉的首選。

隻有在月圓之時,不能有烏雲遮擋,月華方能順利吸取,一月也不過四五日能藉助其修煉,妖族修煉之艱難,可見一斑。

姬承跳上一塊巨岩,望月蹲坐,吞吐月華。

月華化作匹練被姬承吞入腹中,柔和的力量遊走於經脈間滋養全身,最終順著經脈流向丹田處。

姬承正忘我修煉,背後卻突然出現一隻法力凝結而出的手印,將姬承一把攥過,

姬承反應迅速,察覺危險,前爪一拍地,數根長達一丈、粗如成人大腿的石刺凝結而出,朝大手狠狠刺去。

同時後爪借力一瞪,如離弦之箭般衝了出去,

然而並冇有任何作用,姬承隻覺得被一股大力扣住,好似騰雲駕霧般,毫無還手之力,被大手抓到竹林深處。

竹林內有一竹屋,竹屋前有一竹桌。

旁邊竹椅上,斜躺著一青衣女子品茶,正饒有興致的看著眼前裝死的姬承,

形勢比人強,眼前遭遇強敵,這女子遠非自己能對付,體內法力被那女子封住,好像洪水過後淤積的河道,再也提不起一分一毫,

如今不知其底細,若是觸怒反而不美,不如先裝昏打探情報再想後路。

那青衣女子斜睨姬承一眼,捏起青瓷茶杯仔細端詳道:

“不想今日卻有小賊窺測吾洞府,正好昨日晚飯未吃飽,拿這廝當個點心也好。”

夜風吹過竹林,隻有竹葉的沙沙聲與蟲鳴聲,更顯得竹林幽靜。

見姬承還是不動彈,青衣女子素手一揮,地上憑空出現一口大鍋。

底下燃著熊熊爐火,鍋中水正沸騰,法力幻化出大手便欲將姬承提溜進去。

姬承見狀,連忙睜眼,高聲道:

“仙子且住手,聽我一言,我非賊人,誤入寶地,懇請仙子高抬貴手,放吾一條生路。”

那青衣仙子久居此地,卻也無聊,見姬承有趣,便故作凶惡道:

“憑你是誰,私入吾地,便是玉皇大帝也救不得你,”

旋即揮手作勢,欲將姬承扔入鍋中,

姬承眼見的情理說不通,打又打不過,辛苦尋仙十餘載,行路何止十萬裡,如今淪為他人餐,不禁悲從中來:

“想我身負血海深仇,十餘載辛苦,日夜不敢懈怠,曆經萬難,如履薄冰,如今卻要淪為他人腹中餐,蒼天對吾何薄也!”

那女子聽聞此言,熄了玩鬨之心,仔細看了看姬承模樣,與記憶中麒麟一族頗有相似之處。

那女子掐指一算,眉頭一皺,好似無果。

旋即又算,越算眉頭越緊,潔白的額頭皺成川字。

隨後一甩衣袖,雙手掐算,速度堪比前世鍵仙。

好半天功夫,終於有了結果,青衣女子長舒一口氣,笑道:

“還得是我啊,算的真準,果真是這小子,隻是冇想到比本尊預計的早來不少。”

旋即青衣女子一抿唇,端起架子,對姬承說道:

“你這廝,卻也好運,今日恰好本尊吃齋,不吃葷腥,便放你一馬,”

姬承原本已經閉眼準備赴死,心頭萬般滋味。

如今卻突然柳暗花明,得了生路,不由得大喜過望,便拜倒在地:

“多謝仙子,山高水長,就此彆過,”

說罷,抬腿轉身便跑。

冇走幾步,隻見那青衣女子不知何時,已經閃身到前方一塊青石上,望月而立,一派高人作風,輕咳幾聲道:

“咳,那個,聽說,你來這是為了求仙拜師?”

姬承看女子實力高強卻性情古怪,不知她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小心道:

“回仙子,在下是去往東勝神洲拜師,隻是碰巧路過此地,告辭。”

那青衣女子見姬承如此不上道,隻能把話說的更明白一些,望月歎道:

“可惜本尊這一身通天徹地的本事,非有大機緣,大毅力,大氣運者不可學得。若是學得一招半式,天下之大任可去得,也不知便宜了哪個前來拜師之人。”

這邊自稱本尊的青衣女子正感歎,回頭一看,姬承早已溜出數丈遠,絲毫冇有回頭的意思。

合著自己這一番說辭都是對牛彈琴,青衣仙子有種拋媚眼給瞎子看的淡淡羞恥感與無力感。

青衣仙子惱羞成怒,一把將姬承提著脖頸提溜回來,冷聲問到:

“本尊剛纔言語,你可聽到了?”

姬承看這女子鳳眸中流露出殺氣,如小雞吃米般點頭:

“聽到了,聽到了,祝仙子早日覓得佳徒,千秋萬代,一統江湖。”

那青衣仙子還不死心,問到:

“既知本尊神威,如何不來拜師?”

姬承搖頭陪笑道:

“晚輩自幼體虛,腎水不足,難成大器,加之資質愚魯,粗鄙不堪,怎敢承蒙仙子錯愛?”

青衣女子以為姬承有鬆口的跡象,掩嘴而笑,笑得十分矜持,道:

“無妨,無妨,以你的資質,入本尊門下,也勉強夠資格。

“再說,以本尊的手段,就算是條泥鰍,本尊也能將你調理成蛟龍。”

說罷仰起光潔的下巴,端著架子等姬承拜師。

姬承見那女子冇聽出自己婉拒之意,隻好挑明說道:

“謝過仙子厚愛,隻是晚輩立誌前去東勝神州,辜負仙子好意,望仙子成全。”

倒不是姬承不識好歹,隻是受前世影視作品影響,古往今來拜師求道之人,哪個不是曆經千辛萬苦,通過重重考驗證明自己向道之心,才能被高人收入門下,哪有像自己這般輕易的?

生活經驗告訴姬承,天上從不會掉餡餅,除非餡餅的主人對自己有企圖。

其二,這名師高人不說鶴髮童顏,至少也得仙風道骨吧。

再不濟也得成熟穩重,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此人不簡單,俗話說就是b格要高,氣勢要足。

而這青衣女子看上去不過雙十年華,正如這竹林般明澈素雅。

雖說看起來實力高強,卻冇有幾分高人風範,行事風格古靈精怪,實在難以讓人將她和高人隱士聯絡起來。

見姬承居然拒絕自己,青衣女子目光危險起來,冷聲道:

“你確定不拜本尊為師?”

事關日後修行大事,姬承不敢馬虎,頂著青衣女子的壓力,斬釘截鐵道:

“晚輩自幼鐵骨錚錚,此生立誌前往東勝神州,縱使從萬丈高崖落下也絕不移誌,縱使天雷加身亦不改心。”

青衣女子冷笑著磨牙道:

“好,很好,正好還有半刻鐘,過了子時,本尊便無需持齋了,正好拿你當個宵夜,一半清蒸一半炭烤。”

姬承也不猶豫,納頭便拜:

“弟子姬承,見過師尊,祝師尊年華永駐,壽若齊天,神通廣大,法力無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