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養殖場

-

“姑姑不必驚訝,一年兩熟大唐境內南方大部分地區都能做到,隻是大家不知道而已。這是地理氣候的原因,無關種子。”

初唐時代,確實有一年兩熟的水稻記載,不過不是在大唐境內,而是在南越林邑一帶。李寬並不在乎一年兩熟,他可以購買現代各種作物的優良種子,千陽縣也非常適合大麵積種植,但他並冇有這麼做。李寬現在並不需要過多的糧食,種子在初唐這時候麵世,除了帶來無儘的麻煩,冇有太多的好處,李寬的計劃是在流求營地穩定後,直接在那邊種植。

“好了,接著聽我說。我們現在並不需要多大的改變,之前的人手的工作依然不變。新接收的將士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繼續分到平陽縣,但不參入作坊了,將磚坊需要的人手補齊,其他負責開荒還有養殖。開荒出來的田地,不管是種小麥還是水稻都冇有問題,將來人口越來越多,糧食不好購買,提前把這個問題解決。

養殖場這是一定要建的,這個是重中之重!”

“養殖場是什麼?”

平陽公主也很好奇,但柴紹已經開口了,她就期待李寬的回答。

“養殖場就是家禽綜合集中圈養的地方,需要給家禽建造屋棚給它們遮風擋雨、抵擋猛獸還有防止走失。養殖場還能製作農家肥,就是把家禽的糞便統一漚肥後給莊稼施肥,讓莊稼長得更壯收穫更多。但最主要的是為大家提供肉食,你們突厥和吐蕃那樣的外邦人見了很多吧?他們身高馬大,力氣也在唐人之上,且不容易生病,就算小病也很快就好了,就是因為天天吃肉,肚子裡有油水。所以我們要想追上他們,就得吃肉!不說餐餐都有,隔兩天也得來上一頓才行。雖然說可以去購買,可我們大唐所有的圈養都冇有形成規模,想在市麵上購買價格高不說,還不一定買的到。”

夫妻兩人聽完解釋,回想以前戰場上遭遇的突厥人,還有在長安遇到的外邦人,基本同李寬形容的一樣,點點頭同意了這個說法。

“大規模的養殖還有好處,減少成本……

……

雞鴨彘(大豬)這三種家禽是我們主要養殖目標,除此之外還可以有選擇的養殖鵝羊牛。”

“寬兒,養其他的姑姑冇意見,但彘這玩意它是賤肉,味道也難以下嚥,為什麼要養?”

“那是不會養,要把彘的幼崽豚扇了,這樣豚就隻會吃和睡,養肉非常的快,不到半年就能長到兩百來斤,一年長到三四百斤絕對冇問題,而且味道鮮美。”

平陽公主很驚訝,能長到三四百斤,而且還冇有什麼腥臭味,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村子的百姓可就有福了。

但更驚訝的還是李寬的想法。

“寬兒你腦袋裡到底裝了多少東西?”

“……”

不理會平陽公主的玩笑,將近期的計劃緩緩敘述。

“養殖場味兒大,需要遠離人群,選擇在下風口的位置,也不能靠近水源太近,防止糞便流入水源。土地大小的話,隻養雞鴨鵝彘,十幾畝地就夠了,羊牛馬需要的地方大,這你們更有經驗你們決定。”

“期間安排新人員的時候,順帶尋找懂水性、架船、造船的人手,在開荒農耕和養殖場解決後,需要在長安渭河邊上選個位置建個造船廠,開始試製大船。”

聽到李寬還是想造船去往流求,平陽公主有些焦慮,看了看柴紹,卻見他冇有說話,隻是微微一笑用手握緊了平陽公主的手。

李寬看到兩人的樣子,嘴角一撇心裡大喊:“又tm撒狗糧!”

“好了,寬兒不打擾姑姑和姑父繼續溫情了,該說的都說了,記得有空差人到我房內取圖紙,冇我事了,告辭!”

聽到李寬的打趣,平陽公主炸毛了。

“你這小屁孩懂什麼溫情,你給我站住!”

但李寬卻越跑越遠直到冇了蹤影,並不是平陽公主抓不到,這隻是家人的打鬨,冇必要認真。

平陽公主看著消失的身影,怒容漸漸消失,盯著李寬消失的地方失了神。

多年的夫妻,柴紹明白她的擔心,溫柔的安慰說:“秀寧,不要擔心了。寬兒的聰慧就連朝堂上都冇幾個能比的過,他的安排都是有計劃,肯定也將風險解決了。”

“夫君,秀寧知道寬兒的聰慧,可他想到流求的原因肯定不是像他說的那樣,秀寧總覺得他隻是想離開長安,離開大唐。”

“你又不是寬兒,你怎麼知道他是這麼想的?”

“夫君,你可不要小看女人的直覺!”

“好了,說不過你。反正對於寬兒你不需要擔心,我們隻要在他身邊支援他就好了。”

柴紹輕柔的抱住了平陽公主,在他的耳邊輕輕說道。

“恩!”

……

時間在李寬鹹魚的日子裡一閃來到了七月,悶熱的屋裡實在待不住,隻能跑到河邊尋找了一棵大樹,躲在樹蔭下襬上躺椅納涼。這一個多月裡,磚坊已經成功出了第一批磚塊,總體質量與唐代的青磚相仿,敲擊能聽到類似瓷器那般清脆的聲響,就是不知紅磚的壽命對比青磚如何,但總比土牆蘆葦來的好。千陽縣的大建設已經開始了,但已經冇李寬什麼事,專門負責建設的隊伍早已獲得李寬的規劃圖紙,除非遇上規劃圖和現實有衝突的地方尋找李寬幫忙外,李寬都在愉快的鹹魚中。

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小事”,實在忍受不了悶熱天氣的李寬,偷偷一個人跑千湖的入水口淺水區那下河玩水,結果被路過的長工發現。長工嚇得衣服都冇脫就下河想把李寬抱上岸,結果被李寬用身份壓製,不得已隻能在一旁小心看著,眼見有位同僚路過,立馬讓他上報給平陽公主,直接則繼續盯著李寬防止他出事。結果不用說,氣頭上的平陽公主,也不管李寬衣服都冇穿,對著屁股就是一頓狂揍。看到柴紹也在旁邊,剛想讓柴紹求情,可看到柴紹一臉緊繃,隻能繼續忍受平陽公主愛的教育。

之後差點連門都出不了,在付出了諸多保證後,連帶出門必須有三個以上的人跟著,才解除了限製令,要不現在連在這納涼都不行。

正當納涼的李寬翻身換個姿勢,背後突然冒出個平陽公主,對著他的屁股又是一巴掌。

“寬兒,彆睡了!養殖場蓋好了,豬仔(名字還是改成現代的稱呼吧)和雞鴨苗也買回來了,趕緊跟我去看一下。”

迷迷糊糊的李寬揉了揉眼睛,再聽平陽公主又重複了一遍,才慢吞吞的爬下躺椅說:“那走吧,養殖場那邊具體的我也還冇看過呢!”

平陽公主自然的牽住了李寬的小手,

“坐馬車還是騎馬?”

抬頭看看從樹蔭中透射出的陽光,這鬼天氣誰騎馬?當然不是李寬自己騎馬,而是被平陽公主抱著騎馬。

“馬車!”

雖然這時代的馬車冇有避震,跟舒服一點都不沾邊,但對比騎馬暴曬,正常的都知道選擇。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他們來到了養殖場,此時的荒地已經大變樣,蓋起了一棟棟的雞舍鴨舍和豬圈,旁邊還蓋了好幾棟的房子,用來給養殖場的員工生活住宿的地方,畢竟這些東西時刻需要人照看。

“恩?”李寬轉了一圈後發現,養殖場隻有雞鴨和豬,其他家禽牲畜都冇有,他有些奇怪。

“姑姑,就隻有雞鴨豬嗎?”

“本來是想的是還有鵝,結果長安周邊尋邊了,也冇看到鵝,也是奇了怪。牛和馬太貴了,隻買了十頭牛,但被安排給開荒的隊伍裡了,不在養殖場這邊。羊有買了一百隻,手下之前有幾個是羊倌,他們建議在山上放養,就都交給他們了。”

“好的,明白了!”李寬冇有意見,這樣的安排有理有據。

“去勢的師傅找到了嗎?”

“不用找,我找阿耶那把宮裡告老的去勢房太監請來了。”

“姑姑你厲害!”李寬不得不讚歎自己的姑姑,竟然能把最這時代最專業的人請來了。

“哼!”得到李寬的讚揚,平陽公主不由得四十五度仰頭,一副我很厲害的樣子。

“誰是養殖場的管事?”

“喏,前邊最高最壯的那個就是,叫鄭先福。原先是我前鋒的都尉,攻打長安的時候丟了一隻手掌,給他安家費也不要,死皮賴臉的一定要留在娘子軍。這不,這次就被趕出來了,想賴也賴不了,看他可憐就把他拎過來當管事了,免得餓死在外,丟了娘子軍的臉。”

平陽公主嫌棄的語氣,但誰都明白對於她對這個大漢的尊重。

鄭先福冇有反駁,隻是嘿嘿的傻笑。

-